節目

李察・史特勞斯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隨想曲》六重奏
布魯斯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辛白林(亞洲首演)
津沙茲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六部格魯吉亞弦樂及曼陀林民歌小品

中場休息

德伏扎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降A大調四重奏,作品105

Click here to read the Programme Notes in English

請按閱讀完整節目簡介

李察・史特勞斯 (1864-1949)
《隨想曲》序曲六重奏 (1940-1)

高壽的德國浪漫作曲家李察. 史特勞斯,無論在生活和工作中,一直對聲樂情有獨鍾。其妻寶蓮. 德柯娜 (Pauline de Ahna)為女高音, 她成為作曲家畢生寫作的靈感。其創作聲樂歌曲已特顯才華,尤以昇華出眾的《晨曦》和《 最後四首歌曲 》享有聲譽  。所創作歌劇,更獨樹一格,無出其右。早期漸露才華的歌劇如《莎樂美》, 《艾麗卡》 ,繼後成熟的作品「《玫瑰騎士》; 最後兩套歌劇為 《Daphne》 和這《隨想曲》。這最後的劇作 《隨想曲》,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創作,探討史氏最熱充的一個主題: 在歌劇中音樂和歌詞的關係。這不是一個爭論,乃是一個對話,是始自最早期歌劇啟蒙作曲家蒙特威爾第的時代,他推崇「先音樂、後歌詞」。這句話則引起和應,十八世纪意藉詩人卡斯蒂 採用「先曲後詞」為其劇名。史氏所選用的一配詞夥伴茨威格發現這歌劇主題,激發史氏劇作《隨想曲 》。音樂和歌詞在作品中用似人法,化身為作曲家和詩人,二人既是情敵,亦是歌劇中對手主角。最後要由伯爵夫人在兩者中選一,决定是音樂或是歌詞最為重要。

《隨想曲》六重奏是此歌劇的序曲, 全曲充溢著渴望感性的情懷,一聽就知作曲家是史氏。在他手中,所有弦樂器都可以彈出像人聲般滿有活力的歌聲,而和声則一直變動,美妙地描繪出一幅音樂景緻。接下來是戲劇性的顫音,但戲劇性在瞬間安靜下來。下一 段是蕴含情懷的獨白,像在窗外觀看室內溫馨家庭的寫照般親蜜。而史氏用極其微妙無窮的音色對比, 灌徹入音樂中,讓音樂色彩在曲終時, 以幻變和細微的和弦结束。

 

大衛   布魯斯 (生於1970 )
《辛白林 》(2012-13) (亞洲首演)

日出
正午
日落

美藉作曲家大衛   布魯斯於英國成長, 其作品風格極具國際品味, 甚受歡迎。他跟隨 喬治.  本傑明 (George Benjamin) 、蒂姆. 梭德 (Tim Salter) 及哈里森. 伯特威斯爾 (Harrison Birtwistle) 各大名師學習。

迄今為止,他音樂生涯的傑出成就包括: 為紐約林肯中心室樂協會2009樂季開幕所撰的慶賀新作; 2013-14出任聖地亞哥交響樂團駐團作曲家; 為皇家歌劇院高雲花園的小歌劇團創作《製煙花者的女兒》 (The Firework-Maker’s Daughter) ;隋後在 2016年,由皇家歌劇院和戈林德伯恩歌劇院共同委任而編寫的歌劇《虛無》 (Nothing) ,於同年首演; 並為馬友友和他的絲綢之路樂團譜寫新曲 《割地毯 》(Cut the Rug),以紀念該樂團自2012年成立巳達15週年。

《辛白林》是布氏專為曼陀林大師士艾維塔 (Avi Avital) 編寫,為慶賀艾維塔的結婚而作。

大衛 . 布魯斯 自述:《辛白林》是曼陀林和弦樂四重奏的新作品,是特為曼陀林大師士艾維塔而作。這題目是取材自塞爾特語中 「太陽神」,我構想這作品的概念,是用弦樂四重奏和曼陀林的音色,去鋪設太陽初升的色彩。 雖然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聯覺的人,但我在草撰這作品時,常懷著眴燦的金色彩感。 在我看來曼陀林樂器本身,就能創造出一種屬「金色」的樂音,當與琴弦的溫眴音色組合時,顯而易見,我一直被溫眴和金色的特質吸引著。

太陽是最早被膜拜的物體之一,據推測,三位一體的觀念(不僅在基督教中,也在許多早期的宗教中出現),與太陽三個獨特的位置有關 — 日出(代表父親)、正午(代表兒子)以及日落(代表聖靈)。 日出是代表 –「當日的父親」; 正午代表能量豐滿的 –兒子; 而日落是沉思和反思的時間 –聖靈。 對我而言,這三個狀態不僅代表「父親,兒子和聖靈」,或許也思索那即將發生的行動(日出),行動本身(正午)、以及對已發生的行動(日落)的反覆思考。

《 辛白林》依上述有三段樂章的结構 : 首章與終章用較沉呤的音樂,去襯託出活力充沛的中段樂章。布氏看這曲是思索人生與這熾熱的生命賜與者的關係,雖當中意義常被現今世代所忽略,但這生命賜與者實在仍主宰著世人。

 

津沙茲  (1925-1991)
《六首小品民歌》絃樂四重奏與曼陀林合奏

牧羊人舞曲  Shepherds’ Dance
Suliko
Indi-Mindi
歌謠 Lied
摔交Satchidao
舞曲 Dance Tune

格魯吉亞作曲家津沙茲,以其十二首弦樂四重奏名存其創生世涯。身為一名大提琴家,律沙茲對弦樂四重奏,無論是合奏或是一個流派,有其個人的親和。除此以外,津沙茲亦有創作其他弦樂四重奏作品,包括在1945-1955 年間所創作的三套弦樂四重奏小品民歌。而今晚的樂曲,也是從當中選出。

律沙茲巧妙地融合了古典和民間音樂的元素,令他的音樂賦含生命力和深度;就像與他同期的巴托克、柯達伊、及其他作曲家的音樂,也喜集結民間和古典音樂的因素入曲中。津沙茲的民歌作品風格,有别於巴托克某些充滿民歌風格的音樂; 巴氏常喜用野性、生硬、不協調的和弦。反之,津沙茲的小品民歌,則採用直率平易近人的旋律和節奏,令聽眾嚮往樂曲中所描述的格魯吉亞美景。

牧人之歌 的快速節奏,是用接連無間的三連音表達出輕快熱情的舞蹈。

Suliko 是用平行三度,如歌如詩般奏出優雅踏步的韻律 。Indi-Mindi 是作者早期某作品的曲名,以活躍的前奏引入傷感的中段旋律,之後,活躍的前奏重現。歌謠 的首段,在伴奏穩定的旋律襯托下,歌謠主題不斷相互交織發展。

摔交 低音伴奏的連環與重複節奏組成嗡嗡的音符,主調則穿梭在貫切的韻律中。舞曲 藉著重複音節和快速三連音,創出旋風式的舞曲。

 

德伏扎克 (1841-1904)
降A大調四重奏, 作品105 (1895)

不太慢的慢板 – 熱情快板
非常活潑板
如歌的緩板
終章: 稍快板

著名捷克藉作曲家德伏扎克早已在眾多作品中,突顯出其祖國的音樂風格。他在1892 年被委任為新成立的紐約音樂學院院長,乃是被邀發展美國古典音樂的國風 。在紐約出任期間,是德氏創作高峯期,創作了著名的第九交響樂 “新世界頒” 。 之俊開始寫作最後即第14首弦樂四重奏,此作品於1895年他返回布拉格時完成。

德伏扎克當時已有豐富作曲經驗, 故這四重奏作曲由技巧已達顛峰。這首曲以不太慢的慢板旋律開始,先由大提琴低音帶出廣闊的主題,這緩慢的介紹繼由其他樂器承接。論及音質的緊湊,如同樂章在聽眾跟前發展,德氏似在納入已故具多芬的風格。但把同一主題發展入活潑閃爍的主段樂章 (非常活潑板) 純粹是德氏的風格! 接著他帶領聽眾進入五花十彩的音樂景界、幻變速度、尤其一段三分鐘長的敘述 (標記為: 漸慢與安寧) ,當中音樂美感熠熠生輝、但稍縱即逝,讓心情提升。但氣氛隨即變為煩亂,要進入漸慢漸微聲一段,才安靜下來。頻變的速度,賦與樂章的生命感。尾聲似被降服結朿,但音樂再次加强加速,推向一個極大極响亮的尾章。 第二樂章的諧謔曲中,音符有如空降的段落比對着挖苦式的曲作。就如第一樂章一樣,這裏的流動感則另所發揮,節奏常常超越小節線,節奏變化有如波希米亜舞蹈中的交替時間, 這是德氏最喜愛的舞蹈格式。德氏又喜改變背景去更生某個概念,例如,當開場主題被馭服而撫平成一個傭懒的主题,並由第一小提琴呈現時,氣氛就煥然一新。 接下來的第三樂章,是德伏扎克最深情的慢板樂章 。這F大調慢板的旋律 (緩慢且非常坎坷),先由第一小提琴奏出,再由第二小提琴以對位式乘托,輕柔地把主題豐盛展示丶猶如勃垃姆斯的手法 ;主題繼由中提琴接手一回應;但別以為德氏會平均使用樂器 ,因第二小提琴再次接過主題,與第一小提琴作出上乘的二重奏;用這簡易技巧,德氏就能發揮這段樂章的對話。之後有一小節停頓 — 大提琴用低音F連逐彈出㑧動的三連音,目的沒明?屬大調或小調調性?這是去鋪排一個不詳的顫抖,是由第一小提琴採用一連串的半音階,奏出前衛的旋律,繼而由樂隊各樂器承接,聽來不寒而慄。 接著是此樂章的高潮(非常熱情奔放),但很快回復到平靜的第一段,內中加插一些華而不實的伴奏,有點佻皮!因著大提琴㑧動的三連音再重現、而小調的主題出現片刻,樂感稍變暗沉;但很快就被甜美的F大調斷定大局。

當進入尾段,大提琴再次奏出帶有一絲不安的音符,但被其他三種樂器的明亮有力的樂音回應。這第四樂章是全曲中最長的一段。德氏要確係每次主題重現時,都要有音色上的變化,有如在第一樂章中,藉著微妙的速度更替,保持主題流動性的感覺。這最後樂章,就如弦樂四重奏作曲家的生涯,有同一極盡旺盛的終章。

資深音樂人與翻譯:張詩聖及張馬佩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