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目

韋華第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大調曼陀林協奏曲,RV93
德伏扎克               三重奏,作品74
史博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小調雙四重奏,作品65

中場休息

艾爾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A小調鋼琴五重奏,作品84

Click here to read the Programme Notes in English 

請按閱讀完整節目簡介

韋華第(1678至1741年)
D大調魯特琴協奏曲,RV 93(曼陀林改編版本)(約1730年)

快板
廣板
快板

威尼斯的聖母憐子堂是收養女孤兒的機構,因其卓越的音樂教育而著稱。該市的大作曲家韋華第假若從未受僱於此,不知他的創作會否這麼豐富。他寫有協奏曲逾五百首,其中約二百首寫給他自己的樂器小提琴。其他樂器則遠不及它常見,例如寫給曼陀林的,只有獨奏及雙重協奏曲各一首,難怪曼陀林演奏者常要尋找其他合適的協奏曲借來一用。這首《D大調魯特琴協奏曲》正是合適之選:從一種撥弦樂器移植到另一種,總算是簡單的事情。

韋華第從來對獨奏者要求甚高,這亦於此曲可見。第一樂章充滿能量,令人振奮。起首的主題由三個對比鮮明的樂念組成:自信而勇武的,以強音奏出,然後是較為柔和的小調回應,接著便抖擻精神重返大調。樂團奏過這主題,便輪到獨奏者將之奏出。作曲家繼而以這些樂念構建整個樂章,產生了獨奏者與樂團之間,互有炫技往來之效果。

慢樂章詩意盎然。伴奏的弦樂奏起綿延的音,魯特琴或曼陀林則彈出附點節奏的旋律,如夢似幻;和聲於此更加添了一絲悽切愁懷。在第二部分,音樂暫時進入小調的一刻尤美。

然後終樂章響起,熱情奔放,節奏大有衝勁,勢不可當,旋律則以最簡單的動機構成。樂章活力澎湃,惟韋華第能寫之,亦惟指頭最靈巧的樂手能奏之。

 

德伏扎克(1841至1904年)
C大調三重奏,作品74(1887年)

引子:不太快的快板
小廣板
諧謔曲:活潑地 – 中段:稍慢
主題與變奏:稍慢板 – 甚快板

浪漫時期捷克作曲大家德伏扎克之所以聞名,或多是因為諸如《「新世界」交響曲》、《大提琴協奏曲》及歌劇《水仙女》等作品,後者裏頭的〈給月亮的歌〉富有安寧之美。但他亦長於許多其他曲種,尤其是室樂。他的《三重奏》乃較為罕見的一種,它不大為人所知,卻無關乎作品質素,而是由於其樂器組合有異於常。

那末,是甚麼令他寫下這首四樂章作品,給兩個小提琴及一個中提琴演奏呢?他僅花了一個星期便完成此曲,其中精妙的中提琴寫作技巧,絕對得力於他曾在臨時劇院樂團當中提琴手的經驗——大提琴不在,我們也不會悵然若失。同於該樂團演奏的一位小提琴手,名為揚.佩利勤,他與德伏扎克結交為友,也成為了德伏扎克屋裏一名租客的老師,那租客是個年輕的化學學生,叫做約瑟夫.克魯伊斯。看來就是他們上課啟發了《三重奏》的創作,儘管論者無不認為德伏扎克高估了克魯伊斯的才華,因為此曲所需的演奏技巧,並非其力所能及。

首樂章以一個充滿抒情魅力的樂念作主導,對比則來自激動的十六分音符樂段。此樂章直接進入如歌的小廣板樂章。後者用上蕩漾的六八拍子,它的柔美被一個以附點節奏為主的樂節打斷了。可是這很快便過去:開頭的樂念重現,一切即回復平靜。

第三樂章稱作諧謔曲,實為一首火熱的富里安舞曲,此乃德伏扎克特別喜愛的一種舞曲。其織體的效果巧妙,尤其是那些初見於第一小提琴的撥奏和弦,與另外兩件樂器奏出的主題對應。其後角色調換:第二小提琴撥弦,第一小提琴拿起弓來,中提琴則奏起琶音。中段溫文爾雅,稍作喘息,直至富里安來歸。然而最突出的,是德伏扎克在終樂章裏,有時能使三件樂器聽來像個弦樂團。樂章以主題與變奏的形式寫成,它莊重地開始,使用了大量附點節奏及雙音,且徘徊於大調與小調之間,不得安穩。速度變為甚快板,附點節奏的變奏出現,有一股迂迴前進的力量。隨後的中板變奏裏,第一小提琴在其餘兩件樂器的急迫顫音襯托下飛翔,色彩奇特。接下來的變奏標示著「中板,堅定地」,三件樂器皆用上同一個附點節奏的動機。速度最後變成甚快板,把曲子帶至熱鬧的結尾。

 

史博(1784至1859年)
D小調雙重四重奏,作品65(1823年)

快板
諧謔曲:活潑地
小廣板
甚小快板

歷史上有不少人物,他們在其時十分重要,大有創新,對後世亦不無影響,但今天卻被看輕。如果要十九世紀前葉的樂迷列出其心目中的十大作曲家,史博便很大可能榜上有名。他在許多方面都天賦異稟:他生於音樂世家,是一流作曲家、小提琴高手、宮廷樂長、指揮家和影響深遠的老師。他自然為自己的樂器作曲,共寫有小提琴協奏曲不下十八首,而他最為今人所知者,則大概是其單簧管協奏曲凡四首。

他身處音樂巨變的時代,愛好創新。室樂乃其創作的重要一環,他寫過三十六首弦樂四重奏,然而他的四首雙重四重奏更加有趣,此曲種可算是他的發明。他說這念頭來自其友人、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安德烈亞斯.羅姆伯格。史博喜歡八名樂手構成的豐富織體,以及兩組四重奏對比和互動之種種可能。這些特質於此四首雙重四重奏得到發展;其中,第一首比較著重第一組四重奏,尤其是第一小提琴。

樂曲開始時,戲劇性的氣氛突出了小調,而這起首的樂句及其躁動,影響了樂章後來發生的許多事情:就算史博把該主題變成大調而用作第二主題,其不寧的本質仍在。他於素材發展之儉約有如貝多芬,和聲轉折往往出人意表,對位則總是引人入勝。此外,第一小提琴有不少機會翱翔於其他樂器之上,難怪海費茲對此曲推崇有加。開頭的音樂以八度重現,其後大調結尾之優雅,叫人意外。

諧謔曲散發的能量像孟德爾遜,其硬朗風趣卻更似貝多芬。史博在此又再儉約地使用素材;步履輕快的中段有狩獵般的柔和節奏,對比甚是迷人。小廣板樂章像短小的間奏更甚於一個慢樂章,其主要樂念喟然輕歎,史博將之化作樂手間的親切對話。

D大調終樂章的標示為「甚小快板」,有點難以直覺理解。它以第一組四重奏的大提琴高音展開,同組的中提琴隨後加入。這是一個亮麗生動的樂章,史博盡用八名樂手,效果良佳。跟先前的樂章一樣,後來發生的一切,多由開頭的樂念推動(在此為下行音階的音型)。某處,在第二組四重奏搏動的襯托下,第一組的樂手把玩這個動機,音樂繼而發展至最後的高潮,聲響一直增至末尾和弦的最強音,以活力充沛的華麗姿態結束全曲。

 

艾爾加(1857至1934年)
A小調鋼琴五重奏,作品84(1918年)

中板 – 快板
慢板
行板 – 快板

艾爾加創作《A小調鋼琴五重奏》的時候,出身寒微的他已處青雲之上,亦已克服其天生的憂鬱性情,成為了英國大作曲家,極受愛戴,寫有作品如《「謎」變奏曲》、兩首交響曲、《小提琴協奏曲》以及《基朗提奧斯之夢》等神劇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戰時,艾爾加及其妻搬到英倫東南修適士郡一間偏遠村屋避亂,在此他寫了幾首室樂作品,包括這首《五重奏》(其最後傑作《大提琴協奏曲》亦寫於此)。倘使沒有布拉姆斯的F小調宏構,鋼琴五重奏的發展會是甚麼模樣?的確,這裏的鋼琴部分偶爾需要豐富的高超技巧,教人想起布拉姆斯,但這僅為部分事實。不看任何資料便聆聽此曲,你可會一開始便猜到此乃艾爾加所作?起首那個不安的動機,時常回來打擾抒情的音樂,尤其是在此快板樂章末尾,它低沉拙樸地於鋼琴重現之時。

慢板樂章則只可能出自艾爾加手筆:沒有人可把無奈認命之感表達得如此富有詩意。可是前路崎嶇,那忐忑的中間樂節,令聖詠似的旋律添上溫柔點綴而再現時,顯得更為有力。

終樂章以第一樂章歎息般的樂段開始:此人真是個設計精微結構的能手。然後進入大調的快板,音樂既有堅定的幹勁,又有布拉姆斯般的厚實織體,彷彿終於嘗試屏除早前的疑慮。可是這並不長久:最開頭那節奏猶豫的音樂偷進來,疑慮便漸漸出現,一切也愈趨內斂。一連串以往片段的回憶,把信心徹底摧折了。接著,展開本樂章快板部分的主題輕輕重現,逐步掃除黑暗,終滿懷自信而奏凱。

中譯:尹莫違